成果展示

A 16-post collection

第四届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VIS LAB之行

第四届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ChinaVis 2017)于2017年7月17日至19日在青岛顺利举办。会议内容全面多样,包括论文报告、海报张贴、Panel研讨、专题报告、挑战赛、可视化艺术展等。我们实验室小伙伴符敏与熊枭枭同学的论文《Visual Potential Expert Prediction in Question and Answering Community》被大会收录,并且很荣幸的被提名为最佳论文。在会议上,熊枭枭进行了精彩的论文报告,其主要解决的是问答社区中的潜在专家发现问题, »

2013年7月所获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1. 基于复合关系网络的新型靶向推荐系统 2. 面向即时通信的消息记录可视化软件   3. 基于内容的服装/商标图像检索系统 4. 免疫组化阳性率检测软件 5. 基于中图法读者兴趣模型的个性化图书推荐软件 6. 基于TBR算法的图书检索推荐软件 »

本科毕业论文--基于层次兴趣模型的混合过滤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李荣 指导老师:朱 敏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个性化推荐系统在电子商务网站,社交网站等网络平台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成为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改善用户网络体验的重要手段。而过协同滤技术以其简单、高效的特点,成为目前备受关注的推荐技术。 但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以下不足: 1. 数据稀疏:随着推荐系统中的用户和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系统难以有针对性的选择用户近邻进而给出有效的个性化预测; 2. 冷启动:在项目和用户初始加入系统时,用户对其评分较少,使得在计算项目相似度时出现较大误差, »

本科毕业论文--基于复合关系网络的新型微博靶向推荐技术研究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曾丹 指导老师:朱敏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迅速成为在线交友、信息传播及获取的重要平台。为了从海量微博信息中挖掘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避免信息过载,推荐技术应运而生。传统微博推荐技术利用社交关系网络,结合用户个人历史数据进行推荐。这种推荐存在两个问题: 1)推荐精准度不高,往往不能发现用户潜在感兴趣的内容; 2)在交互过程中,用户只能被动接受传统推荐返回的推荐结果。 针对传统推荐方式存在的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复合关系网络的“靶向推荐”的推送模式。 »

本科毕业论文--面向即时通信的消息记录可视化研究与实现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曾昂 指导老师:朱敏 [摘要]即时通信软件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通信方式,它提供给人们一个实时进行消息传递的平台,使整个互联网变成了一个虚拟社会。目前的大多数即时通信软件,如:MSN、QQ、飞信等,仅仅是把用户的消息记录以对话的方式存储,用户难以快速直观地从纷杂的数据中找出需要的信息,并进一步发现潜在的规律。因此,探索先进的信息可视化技术手段和方法,将消息记录转换为具有交互功能的直观图像,具有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以腾讯公司的QQ为例,在分析消息传输模式及其记录存储方式的基础上,围绕消息记录的特点,结合社交网络可视化、 »

本科毕业论文--PageRank算法在图书检索推荐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贺庆来 指导老师:朱敏 [摘要]检索系统作为数字图书馆中使用最频繁、重要性最强的部分,其服务质量决定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现今,大部分的图书检索系统多基于关键词的严格匹配,其检索结果没有按照图书重要性排序,且缺乏推荐服务,导致无法帮用户发现价值高的图书。 本文将PageRank算法思想引入到图书检索推荐系统中,用于图书重要性的分析与评估,实现检索排序的优化与相关图书推荐,进而提升系统服务水平。围绕以上核心内容,本文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基于图书链接关系的图书重要性研究。将网页链接关系与图书借阅关系进行类比,用于构建图书链接图与图书重要性的评定方式。 2、 »

本科毕业论文--基于中图法的读者兴趣模型研究与应用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刘汉清 指导老师:朱敏 [摘要]目前,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藏书,且其数量在不断地增长。怎样吸引更多读者阅读图书、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是高校一直关注的问题,同时广大读者对个性化、主动化、人性化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在个性化图书推荐服务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 个性化推荐服务的基础及核心是构建用户兴趣模型,但目前图书馆个性化推荐中读者兴趣模型的构建都尚未考虑以下两个事实: (1)不同学院的学生对每一类图书的兴趣浓度是有显著区别的,而读者特别是新读者的兴趣或多或少会受到其所在学院的影响; (2)根据每本图书的读者群的兴趣分布情况,每本图书除了属于入库时指定的某一类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