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计算实验室2018级8月11日内训

2018暑期实验室内训第一天于8月11日在四川大学视觉计算实验室举行。本日内训分为上午和下午两个阶段进行。

上午
内训时间:2018年8月11日 星期六 9:00
内训地点:视觉计算实验室
参与者:朱敏老师、申航、梁晶、李晓伟、熊枭枭、朱禹、胡宇佳、李亚男、韦东鑫、夏婷、谢治海、杨瑞丰、曹梦琦、罗富智、刘凡桢、王翔坤、闫建荣。

在朱敏老师进行简单的开场之后,由2016级与2017级的部分成员就个人姓名、研究方向、实验室担任工作以及在研项目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

随后,2018级成员每人在10分钟内介绍了个人基本情况和特点,本科阶段学习,以及毕设内容和主要贡献,研究生规划和暑期安排等。在每位成员介绍完后,朱敏老师与实验室其他成员就PPT和演讲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点评。关键在于,PPT切忌花哨,需要考虑听众和美观程度从而设置合适的字体大小;在演讲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个人特色,让听众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

下午
内训时间:2018年8月11日 星期六 14:00
内训地点:视觉计算实验室
参与者:朱敏老师、韦东鑫、梁晶、曹梦琦、罗富智、刘凡桢、王翔坤、闫建荣。

首先,实验室成员韦东鑫对实验室网络建设与资源分享进行介绍,主要包括:
1)实验室网站的技术背景,包括实验室网站的开发人员、界面布局和浏览方法;
2)实验室网站的信息发布流程,通过具体的操作详细介绍,在实践的过程中强调信息发布的要点。
3)实验室网络资源,包括实验室网络资源的访问方式和网络资源的类型。

随后,实验室成员梁晶对科研礼仪与学术修养进行介绍,这部分强调了以下三点:
1)邮件礼仪,提出个人在写邮件时可以依据附件、正文、标题和收件人的步骤,避免附件忘记上传,在给对方发邮件时需要设置明确的发件人名称,仅仅发送一份附件,都需要有标题和正文。
2)及时反馈的重要性,提出了三种状态,即没有意识去反馈、知道应该反馈但没有反馈和主动反馈,基于此,梁晶提出利用手机列待办清单的方式来培养个人及时反馈的习惯。接着,提到了反馈粒度,即明确事项的重要程度,并非所有事都需要反馈。
3)如何建立自己的学术圈,在学校可以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在实验室与实验室内部成员的交流、实验室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与学校之外的相关成员的交流以及学术报告中与学者们的交流,这几种都是扩大自己学术圈的方式,如何维持与学术圈内成员的联系,需要个人的后期经营。
4)学术论文的规范和要求,谈到学术论文有撰写、修改、投稿以及接收/拒稿四个步骤,在论文撰写中谈到,一般在确定研究课题和投稿期刊之后再根据确定的格式要求进行撰写,并且在撰写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撰写时间避免拖延;在论文投稿中谈到,该步骤需要与导师充分的沟通交流,及时反馈论文动态;在论文修改中谈到,有时间计划的按照评审意见修改论文,建议提供一个修改的说明文档;若论文被接收,在论文未公开发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保密。

最后,朱敏老师针对梁晶介绍的内容做总结与部分补充,提到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引文规范的重要性,该部分在内训第二天由相关人员进行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