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U VIS——2022暑期内训(第一部分)

8月28日~29日,“视觉计算实验室(VCL318)”2022年度暑期内训(第一部分)如期进行。内训延续了以往的经典内容,结合研究生的新需求,分为11个部分,内容涵盖了实验室介绍、研究生管理、学术与科研素养、资源与服务、论文研读与写作、成员自我展示等多个内容,充实而丰富。

本次内训采取线下+线上的方式进行,参加本次内训的有:实验室负责人、2021级和2022级在读硕博士研究生、2023级经选拔拟接收的硕士研究生。

Part 1 实验室简介

该部分的主讲人是实验室负责人朱敏。朱敏教授在该环节重点介绍了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历届成员及合作伙伴、现有研究方向及成果、主要交流平台与资源。以2021-2022年的科研进展为例,介绍了实验室各个方向的代表性成果。该部分介绍使同学们了解了实验室的人员配置和基本情况。

图1 朱敏教授介绍实验室整体情况
图2 研究生管理的主要内容

Part 2 研究生管理

实验室负责人朱敏在本环节重点介绍了研究生学业规划的时间节点、校院两级的研究生核心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与要求、科研训练与专业风格养成。该部分对于尚未开始研究生生活的同学们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有助于帮助大家做好时间规划和目标规划,同时明确了研究生学习生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Part 3 Proposal任务介绍

该部分的主讲人是实验室负责人朱敏。具体内容包括:对项目的理解、项目建议书框架、建议书撰写训练。其中在项目类别方面,朱敏教授介绍了关于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的概念与区别,然后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分别介绍了对应的项目模板的撰写。朱敏教授讲解的关于“what、why、how”的写作方法对于具体项目书的书写非常受用。最后,朱敏教授布置了为期一周的项目书撰写任务。

Part 4 实验室资源和开放知识库介绍

该部分的主讲人为21级硕士研究生、可视化方向技术负责人朱佳旻,分享内容包括:实验室网站账号获取流程、新闻稿编辑与发布流程、实验室服务器资源、新建的实验室导航页以及多种论文检索引擎。随后,朱敏教授就如何使用川大图书馆查询川大论文分级、查看线上教材资源以及通过资源导航服务查看论文数据库等内容进行了补充。该部分介绍使参会人员明确了实验室网站使用方法和可用资源,以及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和工具。

图4 朱佳旻介绍实验室资源和开放知识库

Part 5 论文研读介绍

该部分的线下部分由21级硕士研究生周怡主讲,并邀请已毕业的2017级硕士研究生田伟(现博士就读于香港理工大学)进行线上主讲。其中,周怡以家居内务整理为例,将其与论文阅读进行了有趣而形象的对比,介绍了有关可视化与机器学习模型相关论文的领域差异、论文分级、论文阅读时三种比较和联想方法、组会论文研读要求等内容;田伟结合硕博士学习经验,分享了如何选择与管理论文、经典的阅读以及写作方法、读博体会与导师沟通等内容。通过该部分内容的分享使参会人员了解到了不同领域文献的差异性,对阅读时由点至面的阅读方法,以及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总结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同时对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和基本流程有了清晰轮廓。

图5 周怡介绍论文阅读方法
图6 田伟介绍论文研读经验

Part 6 2022、2023级自我介绍

该部分的主持人为22级博士研究生王国强, 22级研究生与2023级准研究生依次进行了时长5-8分钟的自我介绍,在每位同学自我介绍结束后由高年级同学以及导师朱敏教授进行针对性地点评。自我介绍结束后,参会人员投票分别选出了22级与23级最受欢迎的展示,之后由部分高年级同学叙述了其在投票过程中的选择理由,最后朱敏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帮助同学理解并掌握Presentation表达的技巧和侧重点。

Part 7 实验室研究方向研究进展

21级硕士研究生朱佳旻介绍了“可视化方向”的研究进展。他首先简要阐述了可视化定义,并针对不同的可视化分类进行了案例讲解,然后对比分析了计算机视觉与可视化在研究方法上的异同,最后介绍了实验室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以及其他在投或者申请中的工作。

图7 朱佳旻介绍可视化方向研究进展
图8 周怡介绍生物信息方向研究进展

21级硕士研究生周怡介绍了“生物信息方向”的研究进展。她首先对生物信息学领域进行了简要地入门介绍,并对实验室现有课题与现有项目进行阐述,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可能性。

21级博士研究生程俊龙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方向”的研究进展。他的分享内容包括:计算机视觉的基本任务与衍生任务、实验室在研方向与现有成果、入门计算机视觉需要掌握的技能、计算机视觉如何发论文以及相关的学习工具与经验分享。

图9 程俊龙介绍计算机视觉方向研究进展

Part 8 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申请

该部分主讲人为22级硕士研究生李希垚和20级硕士研究生刘尚松。主要介绍了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并从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的渠道入手,举例说明如何积累呈现科研成果,包括本科毕设、实验室项目、课程设计与专业竞赛等;针对专利与软著的申请流程与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申请周期、申请材料等;对实验室现有的知识产权情况进行概述,给出申请时间规划上的建议。最后以实验室在审的一项专利为例,分享了专利文档的撰写经验。

Part 9 论文写作

该部分主讲人为21级博士研究生高承睿,分别针对论文的每一部分,介绍了论文撰写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如题目应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引言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方法部分应从大概念入手,聚焦到小细节。此外,高承睿同学分享了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应认真阅读投稿须知,注意截稿时间等,为将要撰写学术论文的同学提供参考。

图10 高承睿介绍论文写作基本流程

Part 10 ChinaVis2022分享

本部分由21级硕士研究生陈富秋、高雯雯、周锋、王凤杰主讲。陈富秋同学对学术会议的参会流程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参会申请与方案的制定、专题报告的筛选、会议记录的原则、新闻稿的撰写方式,以及参加会议的收获,鼓励低年级的同学多参与学术会议。高雯雯首先解释了AI可解释性的含义,并引入案例帮助理解,然后讲述了可视化与AI可解释性的关系,以及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最后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提出了一些想法。周锋介绍了时空数据可视化的相关领域,包括时空数据、城市交通数据可视分析、人群移动数据可视分析以及时空文本等,总结了时空数据可视化目前的研究方法,并提出展望。王凤杰介绍了ChinaVis2022挑战赛的参赛流程及注意事项,包括组队、选题、设计等部分。

图11 陈富秋介绍参加学术会议的注意事项

Part 11 浙江大学暑期学校分享

该部分的主讲人为22级硕士研究生杨丹,分享内容包括:浙江大学和山东大学暑期学校的报名方式、暑期学校的课程简介、可视化知识方面的详细介绍、学习资源分享以及暑期学校的学习收获与总结。其中在可视化知识介绍中,首先引入了可视化基础并简要介绍了三种可视化工具,然后详细介绍了暑期学校中的案例分析,最后对各类可视化方向进行了总结。

内训的第二部分拟定于9月下旬举行,具体内容将公布于实验室网站,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