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8日,今天进入到北大可视化暑期学校正式上课的第二天,在早上的课程还没开始之际,袁晓如老师公布了课程项目小组的分组名单,今天大家都明显活跃起来,休息的时间都沉浸在认识新朋友、互相讨论交流的氛围中。
Peter Eades:Graph Drawing
Peter Eades教授负责讲授上午的课程,他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可视化网络的研究,成果丰富,影响力巨大。他首先从小图的绘制开始讲起,阐述了拓扑布局在网络图形绘制中的重要作用,紧接着引入了拓扑矩阵的概念,讲述了拓扑网络的一般绘制方法-“Topology-shape-metrics”方法,也就是首先进行拓扑计,然后确定形状,最后绘制图形。而在大图绘制方面,他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效的“force-directed methods”方法,保证了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和布局,并说明了评价的三个关键要素:Elegance(美观),Effectiveness(有效),Efficiency(效率),最后举例说明了拓扑布局算法在地铁图、社交网络等方面的应用。
张小龙:用基于地图的可视化方法支持意义构建
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张小龙教授的主要内容为如何利用基于地图的可视化方法来支持可视分析的意义构建。首先,张教授介绍了基于地图可视化的基本概念,内容包含Geovisualization、地图学和可视化、地理信息科学(GIScience)、GIS系统和服务、以及基于地图的可视化在分析中的应用等。其次,张教授讲解了意义构建的基本要点和设计思想。然后,张教授讲述了百度地图APIs,并且详细的介绍了地图应用编程的基本思路和开发地图的体会。最后张教授用多个实例,生动的讲解了视觉信息的空间规律和量化比较。
经过今天的课程,同学们对拓扑学、地理信息、可视化设计都有的初步的了解,并且每个小组都开始着手准备项目,迎接接下来辛苦却有赋有激情的几天。